河南省安陽市永明路街道位于安陽市行政東區,城市中軸線縱橫全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轄區商務樓宇眾多,商圈重疊密布,共有兩新組織600余家,其中入駐電商大廈的有50余家。目前轄區有1個企業黨委、1個樓宇黨總支、1個樓宇聯合黨支部、4個非公企業黨支部、2個社會組織黨支部。黨員共計140余人。近年來,街道黨工委堅持把支部建在樓宇上,確立了“建設紅色樓宇,提升企業品位,向服務要效益,以服務促發展”的工作理念,將企業黨建、經濟建設、社會治理有機融合,探索了“三一三五”工作模式,營造了安商、留商、富商的宜業環境,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落實“兩個覆蓋”,構建了組織鏈和隊伍鏈
按照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兩個覆蓋”的要求,主要抓牢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做到了應建盡建全覆蓋。針對具備黨組織條件的企業,實現黨的組織覆蓋;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委派黨建指導員,實現黨的工作覆蓋的要求。同時組織專人走訪摸排轄區樓宇、商圈,建立企業和社會組織基本信息臺賬。為便于組織管理,申請成立了永明路兩新組織黨委。二是注重黨建帶群建促社建。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激發黨建帶群團新活力,在電商大廈建立了工會組織11個、共青團13個、婦聯4個,協助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通過定期開展黨群聯席會,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活動,如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評選黨員先鋒和崗位能手等,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凝聚奮進力量。三是強化五支隊伍的培養和管理。著力打造黨團組織書記隊伍、黨團員隊伍、黨建指導員隊伍、黨建工作聯絡員隊伍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隊伍,目前黨員140余名、青年團員502名,黨建指導員23名、聯絡員70名。著力創建黨員先鋒號和青年文明號、黨員先鋒崗等品牌,形成了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團結凝聚全體員工建功立業的良好氛圍。
抓實“兩個服務”,營造安商留商富商環境
為服務企業發展和服務黨員職工常態化常效化,在電商大廈成立了永明路街道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占地1100㎡,確立了“向服務要效益,以服務促發展”的工作理念,形成了一個綜合服務體系。
一是為黨員職工打造一個溫暖的“家”。以黨建引領,以需求為導向,圍繞白領民生,建立了全市首家商務樓宇立體服務站,設立了黨員之家、青年之家、職工之家、讀書吧、健康角、健身房等活動場地,提供心理咨詢、衣服干洗等項目,同時為了解決員工用餐,專門引進了白領餐廳。
二是為企業營造高效便捷的發展環境。在兩新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黨建、稅務、金融、法律顧問、物業、用工信息等窗口,為企業提供黨群服務、經濟政策服務、法律咨詢服務、財稅等證照代辦服務。同時打造了產品展示多功能廳和攝影棚,更好地宣傳推廣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每年由非公黨委牽頭召開一次銀企對接會,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如對接中國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為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協調解決資金困難。
三是為黨員、員工營造一個成長環境。通過提供創客空間和創業導師,深化孵化培訓指導,使20余人實現創業成功。實施“雙培雙優雙創”工程,注重把優秀業務管理骨干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全面提升黨員職工創優水平和創新能力。此外,注重服務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搭建成長平臺,積極向人大、政協及群團組織推薦,目前,兩新黨組織成員中有6個市區人大代表,11名市區政協委員,3名市青聯副主席。
四是培育企業文化。讓黨建引領企業文化,成為企業文化的靈魂。及時更新黨史、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上墻內容,選樹先鋒薈、精英薈等先進典型示范。指導建立“樓宇公約”,融入“愛黨愛國愛家”元素。兩新黨群服務中心聯合建安社區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有力地增強了非公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林州商會黨支部將紅旗渠精神作為支部建設的重要內涵,讓紅旗渠精神在林州商會黨支部生根發芽。
五是搭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橋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困難幫扶”“慈善助學”“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等社會公益事業,主動奉獻社會、回報社會。開祥實業集團每年出資30萬元開展金秋助學、慰問環衛工人、九九重陽節等活動;安陽2016年7.19特大洪災過后,企業紛紛向災區捐款捐物近百萬元;海天工貿總經理、黨總支書記張海波資助貧困學生8名,并經常到特困家庭慰問。
推動“兩個融合”,增強企業黨建的生命力
一是黨建與發展融合。堅持“黨建引領、資源融合、需求導向、服務為先、融合發展”的理念,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搭建起企業與政府、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員工的“紅色橋梁”,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注入紅色細胞,實現黨建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政企互贏,融合發展。今年在我市吹響“全力拼經濟 打贏十大攻堅戰”號角以來,永明路街道非公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委作用,組織電商大廈聯合黨支部、快遞協會聯合黨支部開展“學習貫徹二十大 黨建引領拼經濟”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參觀諾金交通設施公司,通過參觀學習各企業的管理特色、先進經驗和交流研討,促進廣大黨員對黨的二十大和我市出臺的惠企政策有了更深理解,進一步激發了企業活力,為提振經濟質效提供了行動方向和強大助力。
二是企業黨建與社區黨建融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社區黨組織與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的通知》和結對共建信息表,要求基層組織共建、黨員隊伍共管,組織活動共辦、優勢資源共享、和諧新風共創,共同營造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營南社區打造“初心廣場”需要設計象征紅船的初心雕像,分界線美校黨支部了解情況后,主動承擔任務,設計出一款非常清亮的初心船型雕塑;林州商會黨支部與香格里拉社區共同開展藝術節目;快遞行業協會主動為社區介紹社會組織進駐社區開展民生服務等,為企業回報社會搭建了一個長效平臺。
下一步,永明路街道非公黨委將不斷發揮基層黨委的組織力量,堅持不懈把黨的宣傳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競爭優勢,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堅持圍繞“黨建帶群建、群建服務黨建”的工作思路,搭建黨群互通橋梁,構建企業互通平臺,不斷爭取黨建促進業務、推動發展、凝聚人心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