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陸地更廣闊的是海洋。
近年來,“中國深遠海養殖之都”煙臺市充分發揮擁有1071.19公里的黃金海岸線、230個近海島嶼、7個天然海灣的現代海洋產業優勢,創新組建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建機制,堅持“黨建領航、經略海洋、資源共享、向海圖強”發展戰略,全力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鏈“紅色引擎”,推動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加速聚集。
“煙臺最大的潛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間在海洋,最大的動能也在海洋?!睙熍_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煙臺有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8處,各類海洋牧場總面積突破137萬畝,2021年現代海洋產業鏈生產總值達2170億元,其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海洋牧場產業集群分別入選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省級首批“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
向海而行,延伸“紅色鏈條”
近年來,位于煙臺黃渤海新區的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在長島縣南隍城島布局了多個海洋牧場。但是,海洋牧場平臺作為新興業態和新型裝備,面臨著無法確權、難以融資等系列難題。為此,煙臺黃渤海新區通過組建經略海洋綜合黨委,推動形成海洋牧場平臺裝備確權規則,破解了新生事物從0到1難題,并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路徑。
“我們組建經略海洋綜合黨委,吸納7名骨干企業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委員,設立產業鏈綜合黨委辦公室,選派4名黨務骨干專職專干,以黨建引領鏈上產學研單位一體協同發展?!睙熍_市現代海洋產業鏈辦公室副主任徐希水介紹,今年以來,綜合黨委緊扣海洋產業鏈分布和發展特點,建立了25個黨組織,先后實施52個合作項目,搭建起黨建共建、政企溝通、企企合作“三大平臺”,通過把問題解決在一線,推動鏈上企業抱團發展。
向海賦能,建強“紅色堡壘”
在煙臺天源水產有限公司的苗種繁育車間,一條條來自海南的細點石斑魚正暢游在“類海洋”循環水養殖系統,這一系統成功開啟了優質種源跨水域、跨地域引育的新路徑。
“兩地能順利合作結出碩果,得益于煙臺自貿片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簽署的合作協議,也源于經略海洋黨建聯建的作用發揮?!秉S渤海新區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馬魯峰介紹,“經略海洋黨建聯建由綜合黨委牽頭組建,成員涵蓋53家全國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業領軍企業,通過定期聯合活動、聯動服務、聯席會商等‘三聯’工作機制,發揮黨組織資源優勢,建強鏈上‘紅色堡壘’,以‘引進中轉+陸海接力’新模式,加速全國海洋領域產學研資源交流融合,推動現代海洋產業實現跨地域合作、一體化發展?!?/p>
向海而興,釋放“紅色動能”
如何讓黨建紅利賦予海洋產業體系更強勁動能?煙臺給出的答案是:堅持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
據悉,煙臺市專門成立“紅色引智”先鋒隊,發揮駐煙高校人才集聚優勢,先后從海內外引進24名海洋科技領軍人才和4支高水平創業團隊;建立“企業隨叫、部門隨到”制度,選派11名“服務企業紅領專員”,幫助解決金融貸款等涉企難題50余個;成立“紅色代辦團”,每月開展“技術講堂”“政策上門”等服務活動。
“產業鏈黨建通過把黨組織建在鏈上、把人才聚在鏈上、把服務抓在鏈上、把發展興在鏈上,為現代海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不斷釋放出‘紅色動能’?!睙熍_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經略海洋綜合黨委成立以來,通過資源整合,已為30余家上下游企業提供資源配對,推動“百箱計劃”“藍鯤號”等投資額超過300億元的重大項目先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