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志記者 逄潤鵬
A: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楊原田
Q:在開展產業鏈黨建工作方面具有哪些特色和優勢?
A: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近年來,山東省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綜合實力跨越提升,動能轉換強勢突破,進入全面求強、大踏步向現代化邁進的新階段。
一是產業體系健全,抓產業鏈黨建有先決條件。山東省產業門類齊全,是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近年來,我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構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工信部公布的6批共455家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中,山東以109家居全國第一;7個產業集群入選首批66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首位;2021年山東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2萬家,創歷史新高。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作為黨中央提出“雙碳”戰略以來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區域戰略,進一步為山東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更為抓好產業鏈黨建工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二是“鏈長制”實施廣泛,抓產業鏈黨建有濃厚氛圍。去年以來,我省全面推行產業鏈“鏈長制”,今年又啟動實施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省領導掛帥擔任11條標志性產業鏈的“鏈長”,市縣各級在推進“鏈長制”過程中,同步探索產業鏈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今年5月,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產業鏈黨建。以全面推行“鏈長制”為契機,山東各級大抓產業鏈黨建工作的氛圍已經形成。
三是企業黨建扎實,抓產業鏈黨建有良好基礎。2020年以來,我們在全省深入實施兩新組織黨建“百千萬提升工程”,以瞪羚、獨角獸、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各級重點產業鏈企業為主,著力培育100家省級示范點、1000家市級示范點、10000家縣級示范點,通過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建強一批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黨組織,為開展產業鏈黨建工作創造了必要條件。
Q:請介紹一下山東省產業鏈黨建工作的具體做法。
A:近年來,山東省以全面推行“鏈長制”為契機,積極探索開展產業鏈黨建工作,以建強“黨建鏈”助力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讓黨旗在產業鏈上高高飄揚。
一是優化組織設置,把戰斗堡壘建在“鏈”上。聚焦全省“十強”現代優勢產業,會同工信部門對市縣產業鏈進行全面摸排,做到鏈上企業底數清、生產經營狀況清、黨組織情況清、黨員隊伍情況清。打破條塊分割,按照“鏈主”領建、延鏈覆蓋原則,依托“鏈主”企業組建產業鏈黨組織,將不同隸屬關系的產學研、上下游企業黨組織全部納入,在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中開展黨組織孵化工作。目前,全省已成立市縣級產業鏈黨組織511個,覆蓋企業1.2萬余家。
二是推動共建共享,把運行機制嵌在“鏈”上。推行黨建共融,吸納“鏈長”或“鏈主”企業黨員負責人和園區、骨干企業及職能部門負責人進入產業鏈黨組織,實行企業黨組織輪值、職能部門輪駐、企業黨務工作者輪訓、企業黨組織輪評等“四輪”機制,構建聯系緊密的黨建聯合體。推行資源共享,搭建供需對接會、“企業家下午茶”等平臺,加強政產學研之間的資源整合共享、協作配套。推行商事共議,建立產業鏈黨組織聯席會議制度,舉辦形勢分析、意向合作、技術攻關等研討活動1399次,推動產業鏈抱團發展。推行陣地共用,依托鏈上企業黨組織活動陣地,打造產業鏈黨群服務中心298處、黨群服務站點1275個,落實黨建工作經費2784萬元。推行人才共育,組織3841名企業技術人才擔任“紅鏈顧問”,完善企業互派、結對幫帶、技能培訓等制度,開展幫扶活動1497場次。
三是協力紓難增效,把服務保障融在“鏈”上。發揮產業鏈黨委統籌作用,整合涉企部門資源,推出惠企服務政策1482項,組織開展5場融鏈固鏈專場對接活動,推動112家專精特新企業與相關“鏈主”企業新達成合作事項187項。建立發改、工信等涉企部門分管領導聯系產業鏈黨組織制度,制定需求、服務、項目“三張清單”,協調有關部門照單服務、銷號管理,累計幫助企業協調銀行貸款187.8億元,引進高層次人才2200余人,解決核心技術攻關、市場供需對接等重點難點問題7000余個。
Q:在推進產業鏈黨建工作中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有效應對?
A:當前,山東省正在加快打造系統完備、互聯共生、創新活躍、安全穩定的產業生態,力求推動形成一批更加完整、更具韌性、更富競爭力的產業鏈。如何用好“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對產業鏈黨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戰,需要深入總結各地經驗,進一步加強創新探索實踐。
一是強化宏觀統籌,推動產業鏈全地域聯動。目前,市縣層面在產業鏈黨建方面探索了不少有效做法,市縣產業鏈黨委有效助力本地企業串點成鏈成效明顯。站在全省層面,如何實現對產業鏈企業跨市域的組織凝聚,成為山東產業鏈黨建工作下步工作重點。對此,我們將聚焦做優做強全省11條標志性產業鏈,積極推進省級產業鏈黨委建設,充分發揮其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加強省市縣三級及省外相關產業鏈黨建共建,著力打破省、市、縣行政區域壁壘,推動有關產業鏈條整體或局部嵌入省級主鏈條,持續完善產業鏈圖譜,促進全省域要素整合、全鏈條貫通融合、一盤棋協同發展。
二是突出深度協同,推動產業鏈全領域聯動。抓好產業鏈工作,需要有開放思維,最大限度組織整合各領域資源,才能充分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產業動能。行業商協會作為聯系政府、企業、市場的橋梁紐帶,在整合各領域資源方面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激發。對此,我們將充分發揮產業鏈黨委牽頭抓總作用,圍繞強化跨部門、跨地域、跨層級協同聯動,完善產業鏈黨委工作規則,持續深化行業商協會黨建工作,促進黨建會建融合,搭建高端服務平臺,以高端服務有效整合產業鏈上技術、人才、平臺、資金等資源要素,加快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三是激發內生動力,推動產業鏈全時域聯動。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形勢瞬息萬變,產業鏈發展需求鏈上企業掌握最及時、感受最真切。目前,政府部門定期的需求征集和會商研判,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及時快速回應企業訴求。對此,我們將依托“鏈主”企業,通過完善黨建輪值、資源共享、商事共議等制度機制,強化對鏈上企業出資人的政治引領,引導他們跳出市場競爭叢林法則,立足全省產業布局,找準協同發展“最大公約數”,將黨建聯合體轉化為發展共同體。同時,我們將持續推動黨員干部力量下沉企業擔任“紅鏈顧問”,以全天候的“店小二”服務,為補齊產業鏈斷點、打通供應鏈堵點、解決資金鏈難點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