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昆明市祿勸縣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導向發力,深入推進“春城黨建新力量·我為企業解難題”,打造“新新向祿”兩新黨建工作品牌,聚焦聚力抓實抓好組織爭先、隊伍率先、活動領先、機制創先、保障優先“5大行動”,推進兩新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契合度不斷提高,取得了積極的工作成效。
聚焦組織爭先,實施兩新黨建“鏈上賦能”行動。強化因“產”設支。圍繞橫向擴鏈延鏈,優化31個兩新黨組織設置,重點向2新3特產業延伸(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高原農業、文旅、能源特色產業),新成立黨組織7個,農業、文旅、互聯網、物業、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等領域產業鏈黨組織基本實現全覆蓋。實化因“治”設支。結合抓黨建促居民小區治理,推動小區物業黨支部實質化運轉,建成紅色物業黨支部3個,設置業委會、物委會,制定人員力量、群眾需求、工作職責、組織評價“4張清單”,并嚴格結果運用,推動物業黨支部作用發揮。優化因“人”設支。完善“巾幗護航、暖新圓夢、愛心義診、富民幫促、讓愛回家、困難慰問”等10個兩新行動黨支部運行機制,發放慰問金1.35萬元,堅持動態梳排、及時更新,精準掌握兩新組織困境群體訴求,大力實施一批幫扶項目,確保應幫盡幫。
聚焦隊伍率先,實施兩新黨建“專業優能”行動。認真做好兩新黨建指導員選派。從具有黨務工作經驗的機關事業單位中精準選派101名黨建工作指導員按照分領域、分條塊聯系476個兩新黨組織,發放《祿勸縣兩新黨建指導員工作手冊》《工作聘書》,組織集中培訓2天,全面明確兩新黨建工作指導員工作任務,推進黨建指導員作用發揮落實落細。高質量推進兩新黨務干部能力提升。圍繞兩新組織出資人、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黨建知識水平業務提升,開展兩新黨務工作者與機關黨員、退休干部師徒結對共建,全面實施單列考核,組織開展祿勸縣兩新工委黨務知識競賽、祿勸縣兩新工委微黨課大賽等活動,不斷提升全縣107個兩新黨支部黨務工作者專業能力和水平。全力抓實兩新組織發展黨員工作。單列兩新組織發展黨員計劃,突出提優黨員隊伍結構,提升發展黨員質量,用好“正反”兩張清單,規范落實發展黨員5個步驟25項環節全程紀實,嚴格黨員教育管理,建立兩新組織黨員“流出+流入”“線下+線上”雙向聯系制度,推動每名黨員有效納入兩新黨組織管理之中,2022年,全縣新發展兩新組織黨員22名。
聚焦活動領先,實施兩新黨建“載體聚能”行動。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系列活動。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全縣兩新組織的首要政治任務,組織開展一次書記領學、一批基層送學、一期專題宣講、一堂主題黨課、一輪集中培訓、一場交流研討“六個一”活動,縣委兩新工委委員帶頭上講臺,開展專題宣講21場次,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縣兩新組織落地生根。抓實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關愛凝聚活動。全面構建“部門主導、條塊聯動、多方協同、共同參與”工作格局,細化推進政治引領、權益保障、賦能成長、生活服務、行業治理等5類26項任務舉措,每月最后一天固定舉行微黨課活動,解決快遞外賣小哥難題,新成立快遞物流黨支部2個,著力破解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難題。實施兩新黨建帶群建活動。突出政治有高度、活動有內容、組織有活力、黨員有收獲,扎實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帶群建活動,開展主題服務月活動7次,組織相親聯誼、學雷鋒志愿服務、兩新組織進社區等黨群共建系列活動30余次,有效擴大了兩新黨建工作影響力。
聚焦機制創先,實施兩新黨建“制度提能”行動。建立“我為企業解難題”機制。聚焦企業發展訴求難、辦事難、宣傳難、黨建難、發展難“五大難題”,祿勸縣設立了“我為企業解難題”專線電話、郵箱、信箱、辦公室,建立了“我為企業解難題”聯席會議機制,2022年以來,先后對外發布“我為企業解難題”措施4項,化解企業問題300余個。建立黨員及人大代表跟蹤問題服務機制,持續推進兩新黨建服務營商環境智慧平臺建設,開發上線“祿勸營商小程序”,設置“難點提問、營商政策、新聞公告、招商介紹”四大板塊,200名人大代表、100名黨員突擊隊員、100名黨建指導員全程跟蹤企業問題,兩新工委全程督辦,對所有企業反饋問題1個工作日內必須作出答復,3個工作日內必須作出處置,后臺及時通報反饋辦理情況,形成全閉環高效管理機制。
聚焦保障優先,開展兩新黨建“要素強能”行動。突出資金保障。在保障好常態化工作資金落實的同時,建立兩新組織示范創建獎補機制,對創建成功市級及以上示范黨組織的給予不少于3000元資金獎勵。突出隊伍保障。全面落實兩新工委委員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工作制度,深化開展“到進訪”活動,每月每人至少上門走訪1次,解決問題不少于2個。突出陣地保障。在村(社區),建立兩新黨建工作站101個,在園區,推出推進園區兩新黨建工作發展5條措施,探索打造一批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功能室,助推新技術、新服務、新產業孵化。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本著“管用、方便、就近”原則,建成10個紅色驛站,5個戶外勞動者同心驛站,著力形成廣覆蓋、實用化的陣地體系。